Bt基因转入农作物的基因组当中,这样一来农作物就可以自己分泌这种杀虫蛋白了,可谓一箭双雕。没想到这样一种双赢的新技术却遭到有机行业从业者的无理抵制,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到提高粮食利用率,减少浪费,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不含“糖生物碱”(Glycoalkaloid一种有毒物质)的转基因土豆,以及不含过敏蛋白的豆类等等各种新型农作物,如果能够大规模应用的话就能大大减少粮食浪费现象。至于说增加农作物的抗风险能力,更是离不开转基因技术。目前全世界多家实验室(包括中国)都已经成功地把抗旱抗涝基因转入农作物,一旦被批准就可以进入市场,大大增加农作物的抗逆性。
可惜的是,因为来自有机从业者的抵制,这些新技术全都躺在实验室的橱柜里睡大觉,普通农民无法使用。这方面的一个好例子就是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倡导的“绿色超级稻”。张教授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意识到中国农业的“高投入高产出”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将会给中国环境带来灭顶之灾,于是他提出利用基因技术全面改良水稻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包括抗病抗虫抗旱)和营养高效利用(比如氮磷钾等)等多方面都有所提升,培养出“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绿色超级稻”。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院士)
这个概念比袁隆平的只注重提高产量的所谓“超级稻”概念不知要先进多少倍,难度也不知要大了多少倍。但是,因为培育“绿色超级稻”需要使用转基因技术,张启发被很多人骂成“汉奸”,其中就包括很多从事有机农业的人士。
事实上,这股反转浪潮不仅是中国才有的。美国农业部当初制定有机标准时并没有规定不许采用转基因技术,没想到美国的有机团体群情激奋,给农业部寄去了27.5万封抗议信,农业部没有办法,只好将转基因技术排除在2001年实施的美国国家有机标准之外。
因为有机爱好者当中普遍存在的迷信现象和返古思潮,这个圈子已经变成了反科学大本营。于是,一个本来最应该拥抱新技术的行业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如今市场上绝大部分有机农产品都变成了奢侈品,变成了少数富人们用来装门面的东西。其中甚至有一部分有机农产品既不健康也不环保,甚至连奢侈品都不如。
有机农业要想重生,必须放弃偏见,主动拥抱新技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