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增强植物抗病(虫)能力。微生物肥料施到土壤中后,有益微生物定殖形成优势菌群,从而减少其它病原菌的生长空间,有的微生物还能产生抗生素,直接对病原微生物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和抑制病害的发生。
三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目前化肥的不合理施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化肥施于土壤后,除了部分为作物吸收利用外,相当部分都在土壤中淋失或被固定。而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通过固氮和分解作用能够为作物提供一定的营养元素外,还能够促进作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同时能够加强一些移动性慢的营养元素的吸收。有的微生物还能够分泌一些植物生长刺激素、有机酸和氨基酸,促使植物生长健壮,营养状况改善。
四是提高作物品质。使用微生物肥料后对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如蛋白质、糖分、维生素等的含量上有较好的作用,有的可以减少硝酸盐的积累。
现状与问题
尽管近几年来,国内的微生物肥料企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其一、在工厂化生产中,普遍缺乏高效菌株,菌种资源缺乏,很多厂家的菌种都在利用同一个菌株,肥料品种单一,产生了一个菌种打天下的局面;另一方面,使用菌株不当也会带来安全隐患,一些厂家的生产菌种没有经过正规的鉴定就投入生产,也是一种不妥当的行为。
其二、生产设备陈旧。有许多生产厂是由已倒闭的小型酶制剂厂、味精厂、柠檬酸厂等改造而成的,其设备本身就效率低、能耗高,勉强生产,没有长远的发展计划。
其三、技术工艺落后。有些厂家认为只要有了微生物肥料菌种,有了相应的培养基就能够生产出微生物肥料,缺乏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和检测手段,有的甚至还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本身不具备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相应的研发人员,无法建立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
其四、生产管理水平较低。许多生产厂家没有一套完整的、健全的管理制度,也就没有建立真正的服务体系,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五、市场上鱼目混珠,假冒伪劣屡禁不止。这些年来,一些所谓微生物肥料或生态肥料,一度统领江湖。尽管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各地清理整顿微生物肥料市场,但由于涉及地方、部门甚至小团体的利益,一些假冒伪劣微生物肥料产品仍充斥市场,严重制约了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发展对策及建议
就我国目前微生物肥料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发展对策如下: 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微生物肥料行业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充分利用现有可开发资源,筛选并构建一批可开发利用的微生物菌株,明确其代谢产物,作用机理及作用条件,开发出多种新型的微生物肥料品种。